【dgl框架源码】【广元app源码】【图灵ribbon源码】native源码分析

时间:2025-01-13 20:28:32 编辑:卡尺网站源码 来源:经典海龟源码

1.Expo 搭建 React-native 项目代码目录分析
2.java是源码如何调用native方法?hotspot源码分析必会技能
3.Native 关键字详解
4.native code 是什么意思
5.React Native UI界面还原,组件布局与动画效果
6.VirtualAPP源码解析-Native Hook技术

native源码分析

Expo 搭建 React-native 项目代码目录分析

       创建一个React-native项目涉及多个步骤,分析其中Expo提供四种工具以简化开发过程。源码选择初始化模板时,分析可根据实际需求,源码如项目演示、分析dgl框架源码组件预览或个人项目等,源码对应选择不同的分析模板。例如,源码选择"blank"模板适用于项目演示和组件预览,分析"tabs"模板则适用于需要底部tab菜单的源码项目,"minimal"模板适合需要控制原生代码的分析项目。

       React Native目录结构提供了组件开发的源码示例目录和相关配置指南。目录结构主要包括src、分析test和demo三个主要部分,源码以及根目录下的配置文件。src目录存放React Native组件的源码,test目录包含测试相关代码,而demo目录中包含独立的Expo项目,其中的App.js文件是开发示例的核心,展示src目录中提供的组件。

       引入Expo时,由于默认目录结构与metro打包工具的期望不符,需手动调整metro配置文件。首先安装Expo CLI工具,然后选择创建项目,使用命令预览生成的Expo项目。配置metro时,需调整providesModule路径解析名,注入引用的库,如react-native、react和prop-types,确保src目录中的广元app源码引用能正确解析。配置完成,即可在App.js中引入src中的组件,运行yarn start以在Expo中展示组件。

       React Native组件目录结构的灵活性提供多种可能性,本文提供的是一种实用思路。在实际开发中,根据项目需求调整目录结构和配置,以实现高效和可维护的开发流程。

java是如何调用native方法?hotspot源码分析必会技能

       在深入研究JDK源码,如并发包和Thread相关部分时,往往会遇到native修饰的方法,它们隐藏在层层方法的底层。native方法的存在并非偶然,它是解决Java语言与操作系统直接交互的关键。Java作为高层语言,需要JVM作为桥梁,将Java指令转换为可以直接操作系统的C或C++代码,这就是native方法的用武之地。

       JDK、JRE和JVM的关系是这样的:JDK包含JRE,其中的JVM负责执行Java代码并进行操作系统间的转换。在OpenJDK源码中,特别是hotspot实现的JVM中,能找到native方法的具体实现。JNI(Java Native Interface)技术用于模拟Java调用C或C++编写的native方法,确保跨平台的兼容性。

       让我们通过实践来理解这个过程。首先,创建一个简单的Java类,通过javac编译,生成JavaCallC.class文件。然后使用javah命令生成JavaCallC.h头文件,图灵ribbon源码这是C语言调用Java的关键部分,需要与Java代码中的native方法签名匹配。接着,编写C代码(Cclass.c),编译成动态链接库libJavaCallC.so,并将库文件路径添加到LD_LIBRARY_PATH环境变量中。

       最后,执行JavaCallC命令,如果一切顺利,会看到"Java_JavaCallC_cMethod call succ"的输出,表明Java成功调用了native方法。在尝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通过一步步的调试和学习,我们可以逐步掌握这个过程。

Native 关键字详解

       在JDK源码中的Object类中,我们发现了getClass()方法、hashCode()方法、clone()方法,它们的共同点是使用了native关键词进行修饰。这意味着这些方法的实现不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而是用其他语言(如C或C++)实现的。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native关键词?这样做有什么作用?答案在于JNI(Java Native Interface)。JNI允许Java代码和其他语言编写的代码进行交互,满足以下需求:当Java类库不支持所需平台功能、已用其他语言编写类库需要调用、某些方法使用性能敏感语言(如汇编)实现时。从Java 1.1开始,JNI就作为Java平台的一部分,为解决上述需求提供了支持。

       通过JNI,Java程序可以调用操作系统的trpo源码解读相关技术实现的库函数,实现与其他技术和系统的交互,或调用其他技术实现的系统功能。同时,其他技术和系统也可以通过JNI提供的原生接口调用Java应用系统内部实现的功能。

       以Windows系统为例,大部分可执行应用基于native PE结构,而Java虚拟机也是基于native结构实现的。Java应用体系构建于JVM之上,但使用JNI会使得程序不再跨平台,需要在不同系统环境下重新编译本地语言部分。程序的安全性也会降低,不当使用本地代码可能导致整个程序崩溃。尽管存在这些缺点,JNI仍因其性能优势而被广泛使用。

       接下来,我们以HelloWorld程序为例,演示如何使用Java代码调用本地C程序。首先编写带有native声明的Java类,并生成.java文件。然后使用javac命令编译生成.class文件,接着使用javah -jni命令生成.h头文件。接着用C/C++(或其他语言)实现本地方法,生成动态链接库。最后,通过Java程序加载动态库,并实现调用。

       在调用本地C程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操作环境配置正确。这包括编译环境(如gcc)的安装和配置,以及确保Java和动态库的路径正确。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完成了使用JNI调用本地C程序的observe源码详解过程。这不仅展示了native关键词的使用,还展示了JNI在跨语言调用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native关键词允许Java程序调用非Java实现的代码,通过JNI提供与本地语言代码的交互能力。这在满足性能需求、集成外部库或实现平台相关功能时至关重要。

native code 是什么意思

       Native Code,直译为本地代码,是指在特定平台或操作系统上直接编译和运行的机器代码。与源代码(如C、C++、Java等)和字节码(如Java的.class文件或Python的.pyc文件)不同,本地代码通常是直接由硬件执行的二进制指令。

       Native Code的主要特点是其执行效率高。由于它是直接为特定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编写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底层硬件的性能,减少运行时解释或转换的开销。例如,C和C++等语言编写的程序通常会被编译为本地代码,以获得更高的执行效率。

       然而,Native Code也有一些局限性。首先,它通常与特定的平台或操作系统绑定,缺乏跨平台的兼容性。这意味着为某个平台编写的本地代码通常无法在其他平台上直接运行,需要进行额外的移植或修改。其次,本地代码通常难以跨语言调用,因为不同语言的本地代码格式和调用约定可能不同。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一些技术允许将源代码或字节码转换为可在不同平台上运行的本地代码。例如,Java的Just-In-Time(JIT)编译器可以在运行时将Java字节码转换为本地代码,从而提高执行效率。此外,一些跨平台工具和技术,如LLVM和Clang,可以将源代码编译为中间表示(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IR),然后将其转换为目标平台的本地代码,从而实现跨平台兼容性。

       总的来说,Native Code是一种直接由硬件执行的二进制指令,具有执行效率高的特点。然而,它也存在跨平台兼容性和跨语言调用方面的局限性。通过一些技术和工具,可以克服这些局限性,实现更灵活和高效的代码执行。

React Native UI界面还原,组件布局与动画效果

       React Native UI和写Android XML布局布局在本质上相似,个人感觉差异不大。

       在《ReactJS到React-Native,架构原理概述》中提到,在web环境中,React框架,JSX源码通过React框架最终渲染到了浏览器的真实DOM中。而在React Native框架中,JSX源码通过React Native框架编译后,通过对应平台的Bridge实现了与原生框架的通信。如果在程序中调用了React Native提供的API,那么React Native框架就通过Bridge调用原生框架中的方法。底层为React框架,UI层变更映射为虚拟DOM进行diff算法,diff算法计算出变动后的JSON映射文件,最终由Native层将此JSON文件映射渲染到原生App的页面元素上,实现了通过控制state和props的变更引起iOS与Android平台UI的变更。编写的React Native代码最终会打包生成一个main.bundle.js文件供App加载,此文件可以在App设备本地,也可以存放于服务器上供App下载更新。Yoga是一个使用C语言实现的CSS3/Flexbox的跨平台布局引擎,旨在打造一个兼容iOS、Android、Windows平台在内的布局引擎,让界面布局更加简单。Yoga通过实现许多设计师熟悉的API并对外开放。利用Yoga,目前已经被用于React Native和Weex等开源项目中,虽然只实现了W3C标准的一个子集,但在样式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核心组件和API在React Native中可以通过reactnative.cn/docs/components/查找。为了给React-Native组件加上样式,需要在JavaScript中添加样式表。Flexbox是构建响应式App的最佳选择,虽然CSS在React Native中的表现不太一致,且React Native并不是为web元素设计的,不能像web应用在html中使用CSS。但Weex在这方面具有优势。React和宿主平台之间的桥接包含了一个缩减版CSS子集的实现,主要通过flexbox进行布局。使用内联样式,通过JavaScript对象进行样式组织,这也是React团队先前在Web环境中推荐的。对于复杂的样式,建议使用StyleSheet.create来集中定义组件的样式,这可以弥补编写复杂样式时不能使用CSS的不便。

       RN中的宽高可以直接通过style指定,尺寸是无单位的,表示与设备像素无关的逻辑像素点。在组件样式中使用flex可以使组件在可利用的空间中动态地扩张或收缩。与Android LinearLayout的layout_weight类似,值越大,组件获取剩余空间的比例越多,但RN的优先级高于width。使用flex布局,可以与Android类似地调整组件的优先级。

       在动画方面,React Native提供了两个互补的动画系统:用于创建精细交互控制的Animated和用于全局布局动画的LayoutAnimation。Animated旨在以声明的形式定义动画的输入与输出,建立一个可配置的变化函数,通过start/stop方法控制动画的执行顺序。配置动画具有高度灵活性,包括自定义或预定义的easing函数、延迟、持续时间、衰减系数、弹性常数等。配置动画时,可以通过parallel、sequence、stagger和delay组合使用多个动画。默认情况下,如果任何一个动画停止或中断,组内所有其他动画也会停止,但可以设置stopTogether属性禁用自动停止。合成动画值可以通过加减乘除以及取余等运算来创建新的动画值。插值可以在动画属性中设置值变化区间,如在接近特定值时改变动画行为。跟踪动态值可以通过设置toValue来实现,同时跟踪多个值。通过启用原生驱动,动画可以在启动前将所有配置信息发送到原生端,利用原生代码在UI线程执行动画,而无需在两端间频繁沟通,从而避免了JS线程被卡住时影响动画的问题。

       LayoutAnimation允许在全局范围内创建和更新动画,这些动画会在下一次渲染或布局周期运行,特别适用于更新flexbox布局。使用LayoutAnimation时,注意它对动画本身的控制不如Animated或其它动画库方便,因此在使用时应谨慎考虑。如果要在Android上使用LayoutAnimation,需要在UIManager中启用。

VirtualAPP源码解析-Native Hook技术

       Native Hook技术在VirtualAPP中的应用背景在于虚拟APP的文件访问重定向。VirtualAPP作为子进程启动一个虚拟APP时,文件存储路径会默认指向VirtaulAPP的data目录。这可能导致文件访问冲突,且无法实现APP间的隔离。VirtualAPP通过Native Hook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每个APP有独立的文件存储路径。

       实现原理关键在于VClientImpl的startIOUniformer方法,通过进行存储路径映射,将子进程访问的目录路径转换为虚拟app路径。这个过程通过调用IOUniformer.cpp的startUniformer方法实现。我们知道Android系统基于Linux内核,文件读写操作通过库函数进行系统调用。因此,Native Hook技术实现方式是替换libc库函数的方法,将输入参数替换为虚拟app路径,从而实现文件访问路径的重定向。

       要确定需要hook的函数,开发者需要查看libc源码。Native Hook技术有PLT Hook与Inline Hook两种实现方式。PLT Hook主要通过替换程序链接表中的地址,而Inline Hook则直接修改汇编代码,实现更广泛的场景与更强的能力。虚拟app使用的第三方开源项目Cydia Substrate实现了Inline Hook方案,而爱奇艺开源的xHook则采用了PLT Hook方案。虚拟app通过宏定义灵活运用这两种Hook方案,实现对libc库函数的替换。

       Native Hook技术的实现过程涉及到so动态链接、ELF文件格式、汇编指令等知识,其具体步骤包括定义Hook调用和替换方法。例如,通过HOOK_SYMBOL宏定义函数指针,HOOK_DEF宏定义替换函数,最终通过hook_function方法实现Hook操作。MSHookFunction函数即为Cydia Substrate提供的Hook能力。

       学习Native Hook技术需要逐步积累,理解其原理和实现过程需要时间和实践。后续文章将深入探讨MSHookFunction的具体实现原理,进一步帮助读者掌握Native Hook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