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ugԴ??
2.Windows11+Metis5.1.0 gpmetis 源码bug问题
3.我找到了Dubbo源码的BUG,同事纷纷说我有点东西
4.bugfree是什么
5.程序错误概念
bugԴ??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段代码?你觉得会有什么问题吗?
上面代码的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与你预想的结果一样吗?
很明显,上面的代码有问题!那该怎么解决呢?我们可以使用debug功能来进行调试。
1. Debug模式
debug是分屏源码供程序员使用的程序调试工具,它可以用域查看程序的执行流程,也可以用域追踪程序执行过程来调试程序。
2. debug调试面板介绍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debug调试面板的功能:
①==>重新运行程序,会关闭服务后重新启动程序; ②==>更新程序,一般在你的代码有改动后可执行这个功能; ③==> 关闭程序; ④==> 查看所有的断点; ⑤==> 哑的断点,选择这个后,所有断点变为灰色,断点失效; ⑥==> 步过,一行一行地往下走,如果这一行上有方法不会进入方法; ⑦==>步入,如果当前行有方法,可以进入方法内部,一般用于进入自定义方法内,不会进入官方类库的方法; ⑧==>强制步入,能进入任何方法,bb源码查看底层源码的时候可以用这个进入官方类库的方法; ⑨==>步出,从步入的方法内退出到方法调用处,此时方法已执行完毕,只是还没有完成赋值; ⑩==>行到光标处,你可以将光标定位到你需要查看的那一行,然后使用这个功能,代码会运行至光标行,而不需要打断点。
3. Debug调试步骤
了解了这些基本的功能之后,我们再来看看debug的调试步骤:
3.1 如何加断点
选择要设置断点的代码行,在行号的区域后面单击鼠标左键即可。
3.2 运行加了断点的程序
在代码区域直接右键Debug执行。
3.3 如何查看调试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查看Debugger窗口和Console窗口来查看调试结果。
3.4 解决问题
通过观察程序的执行以及变量值的改变,可以发现循环变量没有发生改变 ,所有使用debug很快就可以查找到错误。
3.5 解决后的代码
现在我们就把debug模式的使用给大家介绍完了,最后总结如下:
A. 条件断点:在有逻辑条件判断处设置断点 例如:多分支if swicth...; B. 变量断点:在关键的变量上设置断点 观察变量的值的变化; C. 方法断点:在方法的入口处设置断点 可以观察方法的执行的结果以及流程; D. 异常断点:就是在发生异常的地方设置断点 确定异常发生的情况。
现在你学会怎么使用debug了吗?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阶梯源码问题,我来给你解决。
Windows+Metis5.1.0 gpmetis 源码bug问题
运行编译后的 gpmetis.exe 命令,预期应生成分区文件,但实际操作中却未能如愿,输出文件并未出现。
执行命令:
.\gpmetis.exe .\4elt.graph 4
结果并未产生文件,如预期的 4elt.graph.4 等分区文件。
深入代码追踪,困惑与不解随之而来。VS 提供的线索指向了异常的栈使用,这似乎与问题的根源相关。
经过细致排查,发现是数组的开辟过大,这并非必要,文件名的长度不至于如此。
对代码进行调整,修改数组的开辟大小。
调整后,程序能够正常输出信息,并生成预期的qupdater 源码分区文件,如 4elt.graph.part.4。
此问题的解决为类似错误的处理提供了参考,修正方法可适用于其他情况。
本文档旨在记录并分享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以供相关开发者参考与借鉴。
我找到了Dubbo源码的BUG,同事纷纷说我有点东西
某天,运营反馈称,执行一次保存操作后,后台出现3条数据,我立刻怀疑可能存在代码问题。为了确保不会误判,我要求暂停操作,保留现场,以便我进行排查。
查看新增代码,发现是同事三歪进行的改动,他将原有的dubbo XML配置方式改为了注解方式。我询问其改动详情,得知他是jfinalt源码更改了模块的配置方式。于是,我决定深入研究,找出问题所在。
dubbo配置方式多样,最常见的为XML配置与注解配置。我已初步推测原因,接下来将进行详细的调试过程。
我使用dubbo版本2.6.2进行调试。首先,针对采用@Reference注解条件下的重试次数配置,我发现调用接口时,会跳转到Invoker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继续跟踪,最终定位到FailoverClusterInvoker的doInvoke方法。在该方法中,我关注到获取配置的retries值,发现其默认值为null,导致最终计算出的重试次数为3。
采用dubbo:reference标签配置重试次数时,同样在获取属性值后,发现其默认值为0,与注解配置一致,最终计算出的重试次数为1。对比两种配置方式,我总结了以下原因:
在@Reference注解形式下,dubbo会在注入代理对象时,通过自定义驱动器Reference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来注入属性。在标签形式下,虽然也使用了Autowired注解,但dubbo会使用自定义名称空间解析器DubboNamespaceHandler进行解析。
在注解形式下,当配置retries为0时,属性值在注入过程中并未被解析为null,但进入buildReferenceBean时,因nullSafeEquals方法的处理,导致默认值和实际值不一致,最终未保存到map中。而标签形式下,解析器能够正确解析出retries的值为0,避免了后续的问题。
总结发现,采用@Reference注解配置重试次数时,dubbo在注入属性过程中存在逻辑处理上的问题,导致默认值与实际值不一致。此为dubbo的一个逻辑bug。建议在不需要重试时,设置retries为-1,以确保接口的幂等性。需要重试时,设置为1或更大值。
问题解决后,我优化了文件操作,将其改为异步处理,从而缩短了主流程的时间。最终,数据出现3条的状况得以解决。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并在后续dubbo版本2.7.3中修复,确保了在注解配置方式下,nullSafeEquals方法能够正确处理默认值与实际值一致的情况。
bugfree是什么
BugFree是借鉴微软的研发流程和 Bug管理理念,使用 PHP+MySQL 独立写出的一个 Bug管理系统。简单实用、免费并且开放源代码(遵循 GNU GPL)。 命名 BugFree 有两层意思:一是希望软件中的缺陷(Bug)越来越少直到没有;二是表示它是免费且开放源代码的,大家可以自由使用传播(Free)。
程序错误概念
在计算机世界中,程序错误,通常被称为“Bug”,是硬件、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出现的故障。硬件的故障可能源于设计缺陷或部件老化失效。狭义上的软件Bug特指程序中的漏洞或缺陷,这可能源于编码者考虑不周全的流程分支、边界情况处理不充分,或者简单的编码错误。 软件质量的标准在CMM模型中有所体现,CMM1级的软件每千行源码平均有.个Bug,而CMM5级的高级软件则可以达到每千行源码仅0.个Bug。自电脑诞生起,Bug就一直是程序员的挑战。年,编程员Grace Hopper在马克二型计算机上发现了第一个有记载的Bug,一只飞蛾卡在继电器中,这个事件开启了程序员术语“Bug”和“debug”的历史。 现代软件,如Win和Win等,尽管成熟,但仍会不时出现Bug。这表明,随着软件复杂性的提升,发现和修复Bug已成为程序员的重要任务。他们致力于减少甚至消除程序中的错误,以提升用户体验和软件的稳定性。扩展资料
程序错误,即英文的Bug,也称为缺陷、臭虫,是指在软件运行中因为程序本身有错误而造成的功能不正常、死机、数据丢失、非正常中断等现象。 早期的计算机由于体积非常庞大,有些小虫子可能会钻入机器内部,造成计算机工作失灵。史上的第一只 "Bug" ,真的是因为一只飞蛾意外走入一电脑而引致故障,因此Bug从原意为臭虫引申为程序错误。 一些有趣的Bug有时也会成为一种乐趣。在电脑游戏中,一些Bug,假如不令游戏出现大错误的话,经常会变成一种玩游戏时的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