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權力賽門.強森(Simon Johnson)
不利的與進再造
產業集中度的提高、經濟租共享的步正辦衰退,是軟體人技讓藍對1950與1960年代主張共享繁榮模式開出的第一槍,但光憑這兩點,使白術也失還不足以造成我們今日所目睹的領工領工啦啦外卖源码插件巨大轉變。另一個重要的作自作消影響因素在於,科技發展也開始走向不利於勞工的動化方向。這正是機器數位科技堂堂入場、開始大作文章的迅速時刻。
在1980年代,權力傅利曼理論鼓勵企業採取一切必要手段來增加獲利的與進理念,得到企業界的步正辦熱烈支持;高層薪酬以股票選擇權的形式出現之後,對這種趨勢更是軟體人技讓藍推波助瀾。在此同時,使白術也失企業高層文化也開始轉變。當時美國企業界的一項大事,是來自以高效率著稱的日本製造商的強大競爭,首先發生在消費電子產品,後來延燒至汽車製造業。美國企業高層對此備感壓力,覺得必須有所回應。
在1950與1960年代,對自動化與新職務的投資大致達到平衡,因此勞工的勞動邊際生產力提升,製造業的勞動份額基本維持不變,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初期還能保持在約70%的水準。但到了1980年代,仿币乎系统源码許多美國經理人開始將勞工看成是成本而非資源,而為了抵抗外國的競爭,就得削減成本,也就是用自動化來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力。
自動化雖然能夠增加每位勞工的產出,卻會讓勞工邊緣化,而使勞動邊際生產力受限、甚至是降低。一旦這種情況的規模來到一定程度,對勞工的需求就會減少,而薪資成長也會趨緩。
為了減少勞動成本,美國企業需要找出新的願景及新的技術;前者來自商學院,後者來自當時剛萌芽的科技業。麥克.韓默(Michael Hammer)與詹姆士. 錢辟(James Champy)在1993年合著的《企業再造:企業革命宣言》(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就對降低成本的概念提出精闢的見解。他們認為美國企業的效率低落,主要原因在於有太多中階管理人員與白領階層。他們主張,美國應該進行企業再造,才能增加競爭力,而再造的工具來自於新的軟體。
持平地說,韓默與錢辟雖然強調再造不只是自動化,但他們也認為,如果能更有效地使用軟體,就能取消許多不需要技術的oauth2源码解析職務:「許多舊的、例行性的工作會遭到淘汰或自動化。如果說舊的模式就是讓簡單的人做簡單的工作,那麼新的模式就是要讓聰明的人做複雜的工作。於是,進入勞動市場的門檻變高了。在經過再造的企業環境裡,幾乎找不到太多簡單、固定與非技術性工作了。」實際上,做著複雜工作的聰明勞工多半都有大學或研究生學歷,在企業再造過後,沒讀過大學的勞工幾乎找不到高薪的工作。
推廣這種新興願景的大祭司,來自新興的管理顧問領域。在1950年代還沒有「管理顧問」這個領域,是到了要「更善用」數位技術來再造企業的時候,才讓這個領域發展蓬勃。像是麥肯錫(McKinsey)和勤業(Arthur Andersen)這些重要的管理顧問公司,也與商學院同聲一氣,推動削減成本。舌燦蓮花的管理專家不斷宣揚這些理念,勞工也愈來愈無力阻攔。
就像傅利曼理論一樣,《企業再造》也只是明確講出一些當時已經實踐的想法與實務。在該著作出版時,有幾間美國大企業已經靠著使用軟體工具而裁減人力,或是驾校报名源码公众号擴大企業規模卻無須雇用新員工。1971年,IBM就大張旗鼓地宣傳自家推出的「文書處理器」(wordprocessing machines),能讓管理者提高生產力,將各種辦公工作自動化。
1981年,IBM推出第一款標準化的個人電腦,增加一系列新功能,又迅速開發出各種新軟體程式,讓包括管理與後台功能在內的文書工作自動化。早在1980年,韓默就已經預期到日後「辦公自動化」將會更為廣泛:
辦公自動化只是善用新的軟硬體所創造出來的一種可能,能將這些年來的資料處理加以延伸更新。像是用分散式處理(distributed processing) 來取代傳統郵件、用擷取源資料來取代重新打字、運用使用者導向的系統,都使「辦公自動化」超越傳統應用,能讓辦公室裡的所有部門共同受益。
大約同一時間,全錄(Xerox)的一位副總裁也預測:「我們可能正見證一場後工業革命的百花齊放,各種例行工作就像十九世紀的重型機械工作一樣,正走向自動化。」其他評論家對於這種發展則比較憂心忡忡,但依然期待「從收集訊息到傳播訊息,各階段的資訊處理都能實現自動化」。
至於從1980年代對工廠與辦公室勞工的訪談內容看來,他們面對新的數位科技則是感到焦慮。一位勞工就說:「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云通信短信平台源码現代科技在接手我們的工作,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正如曾獲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瓦西利.里昂提夫在1983年曾表示,他對早期科技的進展十分憂慮,害怕人類勞工將會步上過去馬匹的後塵,在現代生產製造過程中根本無關緊要。
這些預期不能說完全沒道理。一項某大型銀行引進新電腦軟體的個案研究發現,由於在1980年代與1990年代初期引進新科技,讓負責處理支票的員工人數大幅減少。同一時間,許多產業的後台工作也以同樣快的速度遭到自動化。
隨著新科技的傳播,許多相對高薪的職業也開始變少。在1970年,大約有33%的美國女性從事薪水不錯的文書工作,但在接下來六十年間,這個數字持續下滑,現在只剩19%。一項近期研究指出,自動化趨勢正是導致中低技術文書工作薪資停滯、甚至下滑的一大原因。
這些會造成裁員的軟體是從哪兒來的?肯定不是來自早期的駭客,當時這群人可是堅決反對讓企業控制電腦,設計軟體來開除員工?這絕不是他們會做的事。李.費爾森斯坦雖然預料到這種狀況,但也怒斥這是不該做的事:「這種產業方法冷酷無情,也不會成功。設計的座右銘是『由天才來設計,讓白痴來使用』,而面對未經培訓和教育的大眾,信奉的格言就是『叫他們少插手!』」費爾森斯坦不相信這套,而是堅信應該強調「使用者有能力了解工具、對工具有一定的控制」。他的朋友鮑伯.馬許(Bob Marsh)也說:「我們想讓微電腦(microcomputer)得以為人類所用。」
比爾.蓋茲則有不同的想法。他進了哈佛,先修讀法律先修課程,後來改讀數學,但在1975年輟學,與保羅.艾倫(Paul Allen)一起創立微軟。艾倫與比爾.蓋茲以許多駭客打下的底為基礎,為Altair機器編寫一套初階的BASIC編譯器,之後再發展成IBM的作業系統。比爾.蓋茲從一開始就想著如何以此變現,他在1976年的一封公開信中,指責其他駭客在偷用艾倫與他所設計的軟體:「大多數業餘愛好者肯定都有意識到,你們在用的軟體就是偷來的。」
比爾.蓋茲決心用軟體賺大錢,而把軟體賣給大型企業,顯然是明智之舉。在微軟與比爾.蓋茲帶頭之下,軟體業其他公司多半都跟進這條路。時至1990年代初,包括家喻戶曉的蓮花軟體公司(Lotus)、SAP與甲骨文(Oracle)等新興品牌在內,有一大部分電腦業都投入為大公司提供辦公軟體,帶動下一階段的辦公自動化。辦公軟體的自動化不僅對於就業的影響深遠,整體趨勢也反映在當時另一項代表性技術上:工業機器人。
機器人正是典型的自動化工具,目的就是取代各種重複性的手動任務,包括搬運物品、組裝、噴漆、焊接等。早在古希臘神話中,人類就想像著未來將會有自主的機器,執行類似人類所做的工作。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Çapek)在他那部極具想像力的劇作《羅森的萬用機器人》(R.U.R.)中,首創「機器人」(robot)一詞。在這個科幻故事裡,機器人為人類工作、執行工廠作業,但很快就背叛他們的主人。在這之後,這樣的恐懼就成為大眾話題,擔心機器人會幹出各種壞事。但要是不談科幻小說,有一件事倒是很肯定:機器人確實讓工作邁入自動化。
1980年代的美國由於不像德國和日本那樣面臨人口結構的壓力,也就讓美國的機器人科技發展較為落後。到了1990年代,機器人開始在美國製造業迅速普及。機器人就像是辦公室的自動化軟體一樣,能夠執行設計者想要它們做的事:降低生產製造的勞動強度。像是汽車製造業就因為機器人而徹底改頭換面,使得傳統藍領工作者的數量大幅減少。
機器人確實能提升生產力,但就美國製造業而言,非但沒帶來生產力便車,反而還減少工作數量、降低薪資。正如辦公軟體使白領工作自動化,機器人技術也迅速讓藍領工作消失。在1950與1960年代,沒有大學學位的勞工能找到最好的工作包括焊接、噴漆、材料處理、組裝,而這些工作正在穩定消失。在1960年,美國男性有幾乎50%從事藍領工作,但這個數字後來降到只有大約33%。
相關書摘 ▶《權力與進步》:「通用AI」雖然能夠辨識模式、做出預測,但掌握不到許多人類技能的本質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權力與進步: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賽門.強森(Simon Johnson)
譯者:林俊宏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全球獨家中文版!《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關心AI時代人類命運的必讀之作
當代經濟學巨擘從千年歷史經驗借鑑,重新定位科技變革的價值與方向
專文導讀——
台灣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 林明仁
科技變革蘊藏著極大的潛力,不僅能提升生產力,還能改善地球上數十億人們的生活。然而,當我們跳上快速奔馳的「生產力便車」,盡情享受技術躍進所帶來快速、便捷的科技果實,此時人類的命運與社會的發展,卻悄然來到全新的十字路口。在迎 向更強大的人工智慧世界之前,我們是否該停下來思考:
- 強大、快速的科技進步,對我們來說一定是好事?
- 在科技創新突破的過程中,誰會成為贏家、誰又會是輸家?
- 數位革命與AI技術的演進,為人們帶來的是「願景」、還是「陷阱」?
本書帶領讀者踏上一條橫跨千年的旅程,重新檢視科技變革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利與弊,探索如何創造一個兼顧進步與平等的未來。作者大聲疾呼:科技進步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能共蒙其利,今日我們所共享的繁榮生活,其實是前人積極爭取的結果。我們如果繼續對科技抱持盲目樂觀的態度,聽任少數人透過侵害多數人權益而致富,終將侵蝕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與生活方式。
問題的解方並非阻礙科技與新技術的發展,而是要讓更多人從科技迷夢中警醒,凝聚眾人力量,共同審慎思考科技創新的價值與方向,打造一個能夠兼顧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的社會。透過本書,作者為全人類照亮一條通往理想未來之道。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