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前
《晉書》是南北充滿鄉野奇談、小道消息的分裂一本史書。其中有很大部分的宋時史料世說「史料」,來自於南北朝期間重要的代部的劉一本著作,《世說新語》。喜歡新語此書作者不詳,歷史作用域插槽源码但透過《晉書》的義慶與彙傳承,可知對於唐朝而言,南北是分裂一份相當有價值的文字資料。唐、宋時史料世說宋、代部的劉元、喜歡新語明,歷史對於《世說新語》都有相當程度的義慶與彙研究跟重視,清朝則無。南北
清末民初的大文人魯迅先生,更直接把《世說新語》大筆一揮,就此歸類到小說去,從此芸芸眾生,也不會再把它當作史料看待。普遍相信,《世說新語》應為眾人所共筆編撰,而發起這個作品的人,就是劉義慶。
義,是南朝劉宋第二代的表字輩分。當時並沒有那麼硬性的規定,不過呢,魏晉南北朝期間,漢人取名出現了一個特殊現象。兩漢時,漢人習慣單名雙表字,但隨著晉室南渡,雙名的源码编程怎么载入图片出現頻率開始提高。
首先是王羲之,王獻之,王凝之,明明輩分不同,卻同樣都掛了一個「之」字。國學大師陳寅恪認為,「之」字很可能是所謂的教名,屬於五斗米教。當時興盛的佛教,也有類似的做法,直到今日。除了「之」字,還有一些相當頻繁出現的用字,比方「道」,比如「元」。
這些同樣很有「道門」思想的用字,更多出現在同輩。字輩的概念,在我們所熟知的三國時代就已經出現。比如司馬懿的八達兄弟,表字都帶「達」。又或者荀氏八龍,他們的表字就是八慈。不同的是,東晉時開始出現在「名」。
劉裕有兩個弟弟,都是「道」字輩。而不管是他自己的兒子,或是「道」支的兒子,一律都取名為「義」。繼承劉裕皇位的,是長子劉義符。次子則名義真。php源码免费送如果說看不出「道門」意涵的話,我會很傷心的。不過後面五個「隆、康、恭、宣、季」,就沒有道味了,甚至還回到了傳統命名法。
值得注意的是,劉裕稱帝時,只有前兩個兒子到達「元服」標準,也就是擁有正式的姓名。身為皇室,這七個兒子都沒有被記錄表字,小字有記的都是車字輩。我的意思是,劉裕在篡晉之前,很可能相當需要借重「道門」的力量,之後則否。
認真說起來,兩年後劉裕就死了。而義符也只當了兩年皇帝,就被「徐羨之」所害。這個劉宋道門之爭,就有空再聊吧。
劉義慶,是劉裕二弟劉道鄰的兒子,原本只是無緣竟陵公的一個公子而已。但另一個弟弟,劉道規沒有兒子。其實劉裕原本就把三子義隆過繼給道規,但道規過世後,游戏反编译看源码劉裕決定收回義隆,把球做給道鄰之子:義慶。
13歲的義慶,繼任了南郡公,就跟著大伯父劉裕北伐關中去了。劉裕對劉義慶相當看重,戰後請朝廷封他為輔國將軍,任北青州刺史,這可是彭城宋國對北魏第一線的防務。但或許是劉道鄰覺得太危險,不久又轉調劉義慶為豫州刺史,改督淮北,同樣是東晉不可忽視的心臟地帶。
但就像前面說到的,劉裕稱帝之後,態度就丕變了。雖然把道鄰跟道規都提為親王,劉義慶也是水漲船高,可軍國大權,就被拔了。劉義慶被調回京城,擔任侍中,這時候也不過16歲。兩年後,劉裕過世,義慶的親爹道鄰也跟著走了。
道門的勢力,或許就從這裡開始人走茶涼。在接下來徐羨之廢帝的政變中,侍中劉義慶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不知道,只知道大伯家老三劉義隆登上了帝位,劉義慶轉散騎常侍,秘書監,怎么爬网站的源码徙度支尚書,遷丹陽尹,加輔國將軍、常侍並如故。
這些變動是有順序的,時間未知。轉散騎常侍,秘書監,表示大致不變,信任更增。
但接下來「徙度支尚書」什麼意思?意思是劉義隆要打仗。義隆廟號太祖,諡宋文帝,那是很有幹點什麼的,不像哥哥只是個少帝。
宋文帝的第一戰,就是討伐徐羨之等人,猛吧。劉義慶擔任後勤司令官,也許就在這場戰役中。朝廷得勝之後,劉義慶改封首都市長丹陽尹,加輔國將軍、常侍並如故。這樣情況就很明顯了,義慶跟義隆結下了革命情感,是換帖的兄弟。
但真正的中央執政,則是瑯琊王氏的王弘。王弘其實滿想退休的,但他跟義慶應該不太好,比較屬意劉家老四義康。西元429年,劉義康入朝為司徒,掌尚書事。劉義慶也被召入朝,任義康副手尚書左僕射。大家宮鬥看得多了,哪有不明白,宋文帝肯定會擔心義康篡位啊。
可是實際上,劉義康勝任愉快,對三哥也是尊敬友愛。劉義慶反而就有點怕了,就跟文帝說,天相看起來不妥,自己希望跟親哥哥義欣一樣,出鎮外地。宋文帝說,你們兄弟一內一外,正是令我安心的地方,你又何必為了渺茫難測的天意離開我呢?
劉義慶表示,那至少,不要讓我當尚書左僕射了吧。於是,宋文帝就幫他換了中書令的職務,還是很信賴沒錯。
不過,劉義慶一定覺得好佳在。隔年王弘過世,劉義康成為實質上的宰相,展開了新一輪的軍事布局。皇家老六劉義宣調回朝廷,任中書監。中書令劉義慶,轉調荊州出鎮。按照劉裕的遺志,荊州只能讓皇室子弟鎮守,如今派任劉義慶,究竟是福還是禍?
30歲的劉義慶,終於遠離了權力中心的漩渦。他其實為人簡樸,沒什麼物欲,平常就愛讀書而已。雖然作品不多,但也堪稱劉宋宗室表率……打仗世家出一個會讀書的很厲害啦。而且劉義慶的專長,本就不在詩詞歌賦,他喜歡歷史。
荊州任內,他編寫了《徐州先賢傳》十卷,怎麼不是荊州?因為他們家是彭城人啊。除了這套,劉義慶還按照班固的《典引》,另作《典敘》,以述皇代之美。說白了,他也是滿積極在拍皇室馬屁……啊這樣說太難聽,應該說劉義慶生在這個時代的交會點,其實也是希望劉宋能夠千秋萬世。
荊州八年無大過,劉義慶改調江州。這一年,宰相義康晉位為大將軍,領司徒,弟弟劉義恭領司空。宋文帝任內,一直到很後期才設太尉。除了司徒跟司空,看起來最被重視的是「光祿大夫」。
不過我們也不需要管得那麼細。只要知道,劉義恭入朝,劉義慶從較遠的荊州調回江州,都在宣示著宋文帝要有新一波的動作。一年半後,宋文帝誅殺義康的親信,要義康離開京城,駐守江州。劉義慶則回返京城,重領尚書僕射,兼兗州刺史督六州軍事。啊,是南兗州,北邊是北魏的。
這一段概略的政爭大要,我們可以看出,劉義慶從頭到尾,都是宋文帝的「愛將」。那麼,他哪裡有空搞《世說新語》?
「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太尉袁淑,文冠當時;義慶在江州,請為衛軍咨議參軍。其餘吳郡陸展、東海何長瑜、鮑照,等,並為辭章之美,引為佐史國臣。」大致上看起來就是元嘉16年,西元439年後,劉義慶開始聚集文人到身邊。444年,劉義慶過世,《宋書》就沒有說他是否還產出其他作品了。
《世說新語》被歸類為「筆記小說」,其實它的格式上,還滿像「用另一種方式整理的注記」。注記變成史書,主要是把那些言行記錄按照時間,或個人做統整。但《世說新語》的項目卻是: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是人的特質,品格。
前面十三都是好的品格,十四到二十四就不太好也不太壞,二十五到三十六則都是不好的。我不是中文學者專家,但我也不覺得編《世說新語》的人,是「仰慕」魏晉士人風格品德。要說《世說新語》有什麼文學上的創作目的?我想大概是正風俗吧。不好的事情,不要說成好的。
現存《世說新語》的最後一個故事,或許就最能說明,劉義慶的心境吧。
桓玄將篡,桓脩欲困玄在脩母許襲之。庾夫人云:「汝等近,過我餘年,我養之,不忍見行此事。
《世說新語》卷三十六:仇隙。
桓玄要篡晉,他的堂弟桓脩就打算趁他來拜訪的時候幹掉他,但桓脩的母親卻以人倫親養為由阻止了這件事。桓玄篡晉是大逆不道,桓脩阻止是大大的正義。但他們貴為至親,一母所養,母親更不想看到他們相殘。
到底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劉義慶身處的局面,不也正是一模沒有兩樣嗎?
- 南北分裂之劉宋時代三部「史料」(二):劉義隆決定跟《三國志》拚了,命裴松之做注
- 南北分裂之劉宋時代三部「史料」(三):《後漢書》作者范曄,劉義康的金牌小間諜
- 南北分裂之劉宋時代三部「史料」(四):「范曄之亂」最後一幕,顛三倒四的求生樣貌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南北分裂之劉宋興起(一):經歷「孫恩之亂」浴血奮戰,劉裕取得爭霸天下的入場券
- 南北分裂之十六國尾聲(上):前秦苻家的奇葩苻登,與後秦在關隴展開混戰
- 南北分裂之北魏崛起(一):拓跋鮮卑率「聯邦」攻入中國,就像「美國總統親征越南」
- 魏晉風雲之苻堅大帝淝水之戰篇(一):靠布局各方勢力「統一」南方派系政治的謝安
- 魏晉風雲之苻堅大帝統一北方篇(一):攻入關中、逼退東晉北伐軍,苻健帶領前秦走向一片鼎盛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